• 1
  • 2
学校主页 | 网站链接 | 收藏本站
发展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正文

论教授治学的理念与实现路径

时间:2013-08-27 来源:唐世纲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一、教授治学是一种重要的大学管理理念

(一)教授治学是大学学术本质的要求  

大学不是因为有行政官员才得以存在的,而是因为社会不能没有学术而开办的。在我国大学管理中,由谁来管学,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字面看,教授治学就是教授治理学术,它包括了三个关键要素,即教授、治理和学术。从实质看,教授治学是从大学本质属性出发,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先进的大学管理经验所提出的新的重要的管理理念。  


教授治学的核心是“学术”,其目的在于促进学术更好的发展。大学的学术有其特定的内涵。《新编汉语词典》对“学术”一词的解释是:“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理论性较强的学问”;《辞海》对其的解释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中文大词典》对其的解释是:“统指一切学问而言”。尽管这些工具书对学术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其实质都是相同的,即学术包括了知识和知识活动,这是学术的内核,是大学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教授是学术的化身,其不但掌握了学术,而且还担负着将学术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责任。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如果只是将教授的职责局限于掌握学术和教化学生的话,那么大学则难以遵循学术发展的要求,也难以成就其卓越发展的目的。 

大学的成功系于学术的繁荣,学术的繁荣必须遵循学术的逻辑,这就是我 国提出 教授治学的基本依据。也就是说,教授治学是基于大学的学术本质而提出来的管理理念,其着眼点在 于实现 教授参与治理学术,使教授成为参与规划学术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学术资源、协调学术关系、评价学术成就的重要力量。

(二)教授治学的核心是发挥教授作为大学办学主体的作用  

在西方国家大学曾经是学者的行会组织,学者们自由结社,组织教学活动,共同维持行会的运行,保护学者群体的权利。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西方国家形 成了 教授治校的大学管理理念和传统。大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学者行会的组织特征,承担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诸多社会使命,成为了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学术组织。所以,不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大学办学主体多元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改革开放后,大学的办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尽 管 教授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学术地位不断巩固,但在大学办学中的主体地位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教授治学将教授置于学术治理的框架之中,使教授由学术管理的边缘人成为学术治理的主体之一。这不仅有助于让学术回归其本位,使大学更像大学,而且将凸显教授的专业价值,使教授成为重要的办学主体,从而彰显教授在大学办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教授治学是共享治理的现代学术民主精神的体现  

现代大学不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学术象牙塔,大学外部的政府、市场等要素不但对学术有着巨大而多样的需求,成为学术的高度相关者,而且通过其特有的体制和机制影响学术及其发展,甚至控制学术的命脉。大学内部的非教学人员不但规模不断增长,而且地位日益增强,成为影响大学内部学术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显然,教授治学是基于改变大学学术的这种内外影响格局需要,消除现行的格局对学术运行和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要求而提出的。所以,承认有关各方的利益及相关的权利,建构现代学术的共享治理关系,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教授治学正是从遵循大学的学术本质,维护大学的根本使命出发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管理理念,体现了现代大学共享治理的学术民主精神。  


二、教授治学的条件

(一)教授治学的内在条件  

教授治学是针对教授对学术的影响而言的,因此,学术 和 教授属 于 教授治学的内在范畴,学术的成熟 程度和 教授的发展状况与教授治学存在直接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从 教授治学的目的看,其内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比较成熟的大学学科专业  

大学是由众多学科专业组成的学术联合体,其社会功能由各学科专业独立或共同承担。学科专业的成熟 程度与 教授在学科专业问题上的话语权和治理权有着密切关系,成熟度越高,教授的话语权和治理权越能得到承认和尊重,反之亦然。  

任何组织都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大学是为了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而成立的学术组织,所有这些职能都是在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大学学科专业的成熟度与其职能的复杂性高度相关,学科专业的成熟度越高,大学的职能越复杂,办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更复杂和专业化;学科专业的成熟度比较低,大学的职能也相对比较单纯,办学所面对的问题也比较简单。教授是大学学科专业与其职能之间的中介,没有教授,学科专业无从履行大学职能;没有教授,大学职能就没有了主体,就无从得以实现。因此,大学的学科专业发展越成熟,其职能的实现就 越依赖 教授的专业权威。  


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在大学学科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大学的职能仅被局限在本专科教育,且很多时候正常的教育秩序还难以得到保障的时候,教授的权威性是不受重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学科专业持续发展,学术积淀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职能不断加强;与之相适应,教授在学科专业领域的地位日益得到强化,在实现大学的复杂性职能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了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专业,教授治学就有了可靠的学术基础。学科专业发展水平越高,职能越复杂,大学就越有必要发挥教授的专业权力,使教授参与到大学治理中来,与有关各方共同担负起发展学科专业,履行学术使命的责任,成为大学治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  

2.形成以学术为志业的教授群体  

在教授治学理念中,教授的治理 权是以 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为基础的,教授以学术价值准则为依据,根据自身的学术经验和修养,对学术运行与发展作出专业判断,并从专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因此,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是教授治学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教授与学术有着天然的联系,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源于其以学术为志业的职业理想。只有以学术为志业,教授才能数十年如一日,不计功名地将学术作为安身立命的终生事业,潜心学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水平,在大学的学术事务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权威,从而增强其在学术运行与发展中的话语权和治理权。  

大学不是世外桃源,我国社会官本位文化和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及其学术运行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授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也会受到官本位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授弃学从政,有的官学一肩挑;有的教授亦教亦商,以教为辅以商为主;还有一些教授为了生计入职,为了工作量和课时费奔波劳顿,缺乏学术理想和专业精神。这种状况的存在丝毫无助 于 教授治学理念的落实;相反,还可能使一些人徒有教授的虚名,貌似学科专业的权威,实则是顶着教授的名号,按照官场和名利场的逻辑,对学术运行与发展施加非专业影响的“学术掮客”。所以,落实教授治学理念,必须形成以学术为志业的教授群体,保持教授群体的学术公平正义,使教授成为大学治理中维护学术价值、捍卫学术尊严的可靠力量。  

3.树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共享治理精神  

落实教授治学理念,并非只需教授参与到大学治理之中来就达到了目的。教授治学其实只是一种手段理念,并非目的理念。落实教授治学,是为了使大学的办学能够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回归正轨,以更高的水平履行大学的使命。因此,在大学治理中,必须树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共享治理精神,将共享治理置于理性的前提下,从而保证教授治学真正能够达到目的。  

大学需要科学理性,这既是大学本质的需要,也是落实教授治学理念的要求。只有树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共享治理精神,教授的参与治理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才可能受到尊重,教授才可能成为大学治理结构中与党务人员和行政人员共享治理权力的重要成员。  

(二)教授治学的外在条件  

仅有内在条件,难以保证教授治学理念的落实。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管理理念,教授治学要在大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有相应的环境、资源和制度作保障;否则,其命运也可能如同过眼烟云,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资源和制度保障其实施,一种好的思想观念尽管得到了提倡,但其对大学的影响就如同一阵风吹过,留不下什么痕迹。就教授治学理念而言,它所需要的外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宽松的大学文化环境  

落实教授治学,离不开宽松的大学文化环境。教授治学所不可缺少的科学理性只能在宽松的大学文化环境中才有生存的空间,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也只能在宽松的大学文化环境中来培育。更为重要的是,在共享治理的框架中,和谐、包容和自由的大学文化环境对发挥教授参与治理的作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大学文化是其成员在从事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和传承的一种特殊的区域亚文化。它包括影响所有大学成员的价值观念、思想信念、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物质环境等要素,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作为学术组织的大学,其文化价值和信念应当以学术至上为使命,以敬畏知识、弘扬人性为准则,以追求学术卓越为目的。秉承这样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的大学,其文化必定是宽松的,其环境也必定是和谐、包容和自由的。在这样的大学文化环境中,科学理性得到张扬,学术讨论、争鸣和创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能够对学术运行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2.合理的大学资源配置  

大学是一种资源消耗性组织,大学所消耗的资源主要由外部供给,其自身不具有自给能力。大学的学术活动及其职能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源制约,资源的可获得性和资源的配置方式对大学各院系、各学科专业以及各种职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落实教授治学理念,要求大学采用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根据大学职能需求决定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使科学理性主导资源配置,为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在共享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授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影响大学资源配置,使大学资源的配置符合学术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大学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置大学资源,既是大学回归学术价值本位的需要,也是落实教授治学理念的要求。建立科学理性主导的大学资源配置方式,维护学术价值的影响力,就 能使 教授的话语权和治理权在大学学术运行与发展中大有用武之地。  

3.制度化的学术权利保障  

学术权利是大学教师享有的从事学术工作的权利,既包括教师在校内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权利,也包括教师在校外甚至在国外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出版发表学术论著,演讲和发表专业言论、专业咨询与社会服务等的权利。因此,学术权利既是一种工作权利,又是大学教师所享有的一种特殊的专业权利,对大学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制度化保障不仅有助于解除大学教师职业的后顾之忧,而且 能够为 教授治学理念的落实奠定制度化的基础。  

由于相关制度建设滞后,我国大学学术权利保障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因此,许多教师弃学从官,或官学兼顾;还有的教师背离学术价值导向,遵从政治价值、行政价值或经济价值行事,使大学的学术运行和发展与学术的逻辑渐行渐远。在这种背景下,教授治学是缺乏相关的制度基础的。加强学术权利,保障制度建设,维护学术自由,保护教师的学术权利,激励教师潜心学术,使其将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寄托于学术而非政治、行政或金钱。在这样的制度和氛围下,教授治学才能获得整个学术职业的保障,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才能对学术运行与发展发挥重要影响。  


三、教授治学的实现路径

(一)充分认识教授治学之于我国大学的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教授治学的意义,准确 解读 教授治学的本质,是解放思想观念、落实教授治学的必要手段。落实教授治学,有助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新的多元共享治理模式,使学术价值回归大学主体价值,使大学按照其本质要求办学;有助于改变教师单纯的被管理者身份,使教师成为大学不可缺少的参与治理者,使教授作为教师群体的代表在大学学术运行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张扬学术本质,激励师生员工倾心向学,不断提高学术生产力和学术水平,追求学术卓越。  

(二)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组织体制机制  

落实教授治学,大学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体制机制。不同层次和办学水平的大学,教授治学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教授治学作为一种大学管理思想,它的落实需要对整个大学管理体制进行再设计和再建构,根据教授治学的要求,建构多元共享治理的大学管理新体制。也就是说,落实教授治学,应当改革大学管理体制,使教授成为大学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的各级各类管理组织机构中,建立健 全 教授参与制度,为在大学管理中充分发挥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的作用创造条件。  

(三)建立彰显中国特色的教授治学体系

教授治学是从我国国情和大学发展要求出发提出的大学管理新理念,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落实教授治学应着眼于我国大学管理的全局和大学发展的长远,从创新大学领导管理体制出发,进行理论设计和实践探索,形成一整套体系严密、内容丰富、体制完备、适用有效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教授治学体系。


文章来源:《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