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学校主页 | 网站链接 | 收藏本站
发展论坛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教育之道与管理之道

时间:2013-09-11 来源:马敏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

何谓教育之道?尤其何谓大学教育之道?这是在我担任校长、书记期间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道者,乃事物内在的本质与规律,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一校之领导,必须明确什么是大学的本质,什么是大学教育的内在规律,否则,就会在纷繁的行政事务中迷失方向,不能做到纲举而目张。

关于大学的本质,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我认为讲得最精彩和最到位的,还是我们的老祖宗在《大学》中的归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大学的本质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更新民心,达到完善的境界。换言之,大学教育的目的,除传播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追求真理,弘扬学术,塑造人格。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人的德性有本质的提升,成为中外许多著名大学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如哈佛大学的校训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为“真理和光明”;清华大学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从大学的本质出发,大学教育的第一要义,便是要以学为尊,崇尚学术,把对真理、对学问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大学之大,首先在学问之大。如蔡元培所讲:“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又如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研究学术,造就人才,正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只有把握住这一根本任务,有着内在的价值追求,大学才能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传承文化的圣地,呵护人类道德良心的灯塔,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正因为探求学术,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因此办大学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以生为本,以师为先”,将学生和老师始终作为大学的主体,给予最充分的尊重,让这两大群体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真正成为大学的主人。“以生为本”,并不是一味地迁就、讨好学生,而是要真正以实际行动去服务学生,为学生的发展竭尽全力,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动力。要看到学生的发展乃是学校发展之本,学生培养的质量乃是学校生命之源,缺乏了“本”与“源”,学校的生命也就因之而枯萎了。“以师为先”,则在于从根本上讲,好的学生必须由好的老师才能教育出来,好的师资是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好的校长都明白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去寻找最好的教授,梅贻琦就曾说过,“师资为大学之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故亦图之至急”。让最好的教授在大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正是“教授治校”的本意。

大学以学问为大的本质特征,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领导者尤其是作为大学灵魂的校长必须始终保持对学术的敬畏,懂学术,惜人才。大学领导者如果不懂学术,不能与学者们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无法带领学校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走向卓越。大学领导之懂学术,首要的含义是要做学者型的大学领导者,在一定的研究领域内要有独到的学术建树,不能以外行领导内行;其次是要精通学术的管理,关心学术,热爱学术,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熟悉学术发展规律,并能根据学校实际提出并实施卓有成效的学术兴校战略。

教育之道、学问之道与管理之道其实是内在相通的。一个优秀的大学管理者应该在教育之道、学问之道的基础上去悟出管理之道,使自己的大学管理无悖于教育之道与学问之道。时下大学的“去行政化”已成为炒得火热的话题之一,其实,“去行政化”的本质,并非是要摒弃大学的行政管理,而是要去掉官本位化的行政管理,还大学管理的本貌,这就是符合教育之道与学问之道的大学管理,是以学术、学者和学生为本的管理,与纯粹的行政管理和官衙做派有着本质的不同。

大学管理也有层次之分,我认为,今天更应该探讨的是在传统科学管理、人文管理之上的大学经营之道。

大学经营与一般意义的大学管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大学经营包括有管理的成分,但管理本身却并不是经营。大学管理更多体现为依据相关法规和章程对学校进行治理,使之趋于规范化和有效率的运转;大学经营则是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策划、营运,优化配置资源,集成要素,发掘潜能,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因此,大学经营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办学理念,正日益被大学领导者所重视,成为一些大学走向成功的重要经验。我们在领导华中师大的办学实践中,就借鉴并运用了大学经营的理念,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总结和改进。

任何理念毕竟是靠人来运用和实践的,在追求教育之道和管理之道的过程中,大学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大学校长?这个问题可能有千百种答案,但我认为,除了有好的办学理念之外,关键在于是否有创新的胆识、识人的慧眼、用人的雅量、行动的魄力。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必须要有所担当,勇于决断,有较高的素质和超人的耐受力。在纪念百年校庆时,我们曾将华中师大的精神概括为“忠诚博雅、朴实刚毅”,我想以此作为对一个称职的大学校长的个人品质要求,也再为恰当不过。一个好的大学校长,必须对他(她)所服务的学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一种全身心的奉献和忠诚。心底无私天地宽,如果真能做到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为学校师生员工着想,为学校发展殚精竭虑,这就具备了做一个好校长的最大前提,终究会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一个好的校长,还必须是朴实无华、身先士卒、表里如一的。行胜于言。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扎扎实实干几件利国、利民、利校的事。

“道可道,非常道。”无论是教育之道还是管理之道,认真探索起来,都是十分复杂、深奥的,常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唯有结合工作实际,不断体会、总结,方能时有所悟,日有所获,累计而形成为自己独特的办学之道。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年7月4日。